北美器材达人Tony Northup做了FE24-70mm F2.8 GM的测评,似乎是现阶段为数不多的评测,让我们直奔主题。
操作性
这支镜头手感非常好,感觉比佳能和尼康同级别产品更好。整体做工相当扎实,很压手。(电子)对焦环和变焦环的阻尼也恰到好处。
这并不是一支小巧的镜头,装在A7RII上感觉比5DSR配上佳能自己的同规格镜头体积更大。如果你选择无反系统是为了小巧便携,那你不会喜欢他。
然而如果你是冲着(索尼)无反系统的传感器防抖、4K内录、电子取景器去的,而且不在乎体积和重量的话,你会喜欢这个镜头。
不过,这支镜头缺少防抖系统(不过佳能现任24-70 F2.8也没有),这一点在某些时候会带来不便。当然,如果你的机器是A7II、A7RII、A7SII的话,那这都不是问题,这仨儿都有机内防抖。
对焦
24-70GM在A7RII和A6300上对焦快速而准确。这两个机身的对焦系统相当强劲(相比之前的产品),对于别的机身,我不推荐这只镜头。
你当然能够在A6000、A7SII或者A7II上使用这只镜头(鉴于其优秀的素质,你可以得到相当高质量的照片)。但是,更大的F2.8光圈意味着更浅的景深,这时候对焦的精度更显重要。尤其是拍活动的时候,你需要快速而准确的对焦。
所以,我只推荐A7RII搭配这只镜头。
锐度
这是一支锐利的变焦镜头,能够和佳能尼康同规格的高端镜头媲美。这是第一支让我想去主动使用的镜头。
我们之前测(hei)过索尼的多只FE变焦镜头(基本都很烂),最终我们决定在A7RII上转接佳能镜头(适马EF口的24-105mm F4 Art)作为替代方案(小编:除了FE70-200mm F4基本都被黑出x了)。转接镜头(相比使用原生镜头)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但是我选择忍了,因为同价位的佳能镜头的画质超过索尼同级别产品不少。
我终于可以用原生镜头得到出色的照片了,可算是盼来了。
这是佳能EF24-70mm F2.8 II(5DSR机身)和FE24-70mm F2.8GM(A7RII机身)在Lightroom中的对比截图。佳能的进光量大约比索尼大了2/10档(小编:不知道考虑了ISO虚标程度的问题没有),这让佳能的样张看起来更“脏”一点。于是在同等条件下,佳能可以用更低一些的ISO。不过,所有的第二世代A7相机都配备机内防抖系统,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你可以在手持拍摄中用更慢的快门速度。在实际拍摄中,索尼的这一套组合更容易得到锐利清晰的图像。
如果你是数毛党,这两张样片的质量大致相当,这说明了很多事情。佳能的EF24-70mm F2.8 II是市面上最好的标准变焦镜头之一,绝对是标杆级别的优秀产品。但是,在边角画质上,索尼不如佳能。
这只是其中一组样张对比,我做了大量的不同场景、不同参数的对比测试,我们将会在之后的视频中一起放出来。
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没有配备跑分设备的实验室(DxO躺枪),我们尽可能地减少了环境因素、对焦精度、机震带来的影响,但是不可控因素还是太多(物体的移动、光照条件、大气等),这都会影响最终成像。
所以,谁更锐还是得看DxO的最终跑分。作为一只专业镜头而言,这只镜头是绝对合格的。
又一组Lightroom样张对比,这次是和FE24-70 F4。相比FE24-70 F4ZA,FE24-70mm F2.8 GM要锐利得多,无论是在F2.8全开还是收到F4,更何况后者带来了差不多两倍的进光量,因此你可以用更低的ISO拍摄,进一步拉开画质差距。FE24-70 F4这只镜头,我无言以对,我从没喜欢过它。FE24-70mm F2.8 GM镜头完败FE24-70 F4镜头。
如果你现在手里面是FE24-70 F4并且不满意其成像质量,GM镜头不会让你失望。
我没有发现有什么色散或者暗角。当然,DxO会的,但这不是大问题。
G-Master镜头大约在F4的时候达到最佳画质,当然F2.8的时候表现也不赖。
实拍体验
这只镜头和A7RII是绝佳的搭配。我个人希望有更广的变焦范围(小编:算是知道为啥你一直用适马的24-105了),但是这只镜头的锐度很不错,搭配A7RII的高像素,用70mm端拍摄之后,裁剪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GM24-70的70端不够长,但是够锐,后期裁切的自由度很大。

24-70这个焦段非常适合新闻摄影,因为这些摄影师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适当的广角端和长焦端都是必要的。

这是24mm端近距离拍摄的,广角的透视为整张照片增添了几分趣味。
总结
索尼A7RII是我最喜欢的机身,但是我一般都用尼康或者佳能机身(小编:人家佳能尼康索尼三修)。纯粹是因为索尼的变焦镜头比较烂,这会大大影响照片的质量(转接虽然可行,但是对焦不那么靠谱,干活的话这是不可接受的)。
这个镜头让A7RII重获新生。我相信任何一个用数码单反的专业摄影师在使用了搭配FE24-70 F2.8 GM镜头的A7RII之后都会想要换门,以下是原因:
·成像质量:专业水准,和佳能尼康同规格高端镜头半斤八两。
·自动对焦:在弱光条件下也可以和数码单反媲美。
·4K视频录制:支持全画幅和Super 35两种模式
·A7RII的传感器防抖系统意味着手持拍摄可以降低快门速度。佳能的没有防抖系统,而尼康的24-70mm F2.8 VR在画质上略逊一筹。
·翻转屏无论是低机位还是高机位都是很有用的
如你所见,大部分的加分项都是来自于ARII机身而非镜头,那我为啥要在评测里面提这个事情?因为G-Master 24-70mm F2.8和A7RII是相辅相成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行。
Via northrup.photo
出处链接:相机入魔 http://xjrumo.com/2016/03/08/sony-24-70mm-f2-8-gm-tony-northup-review/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4:41
Tony Northrup为索尼唱赞歌?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4:48
他哪家都黑哪家都捧吧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8:39
各路youtube网评人都被骚尼请去迈阿密的阳光沙滩酒店happy了,各种吃人嘴软,通过机身散热的问题都被掩盖了。可怕的果冻世上最大。宽容度实际只有11档。呵呵 好有特色的一款忽悠机。
2016 年 03 月 13 日 at 上午 4:50
然而APS-C神机NX1和M43最强视频机GH4连11档的宽容度都没有…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6:31
个人经验 原厂环转A口适马是最划算 问题最少的选择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6:35
而且是四代环最保险吧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53
适马环+适马EF镜头最靠谱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35
话说这适马环有点兴趣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7:41
怒赞吐槽。LOL
话说Tony真和Dxo杠上了?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8:11
等他能开发出图像处理软件再说吧~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8:27
看了总结,好像没有提到无反相对于单反的最根本的优势。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1:21
可能楼主觉得镜头太大了就没提哈哈哈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04
比较想知道GM与ZA比反差度高不高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26
从佳能EF24-70mm F2.8 II(5DSR机身)和FE24-70mm F2.8GM(A7RII机身)照片对比来看,还是canon组合比sony组合的为佳,不知道是不是机身像素差距的原因。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27
但是颜色显然不如佳能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0:23
玄学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1:22
佳能屏幕的颜色是杀手锏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9:01
5DSR那残废CMOS只有2700万色,A7RII达到6700万色,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11:45
所以垃圾佳能显得“干净”呀,我历来都是这样解释的。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0:01
无反有对焦准确的加持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0:38
价格感人,瞬间打消了我上A7全画幅的念头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12:02
对于FE24-70 F4 这只镜头,我们无言以对,我们从来没喜欢过它。
FE24-70mm F2.8 GM镜头完败了FE24-70 F4光圈镜头。[黑线]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37
你是不懂中文语法还是很喜欢24-70f4哪只烂头[偷笑]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1:11
[鄙视]我觉得我的中文老师白教我了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2:27
完败这词两种用法的 [偷笑]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2:50
基本就是
1.GM”完败”ZA,
2.GM和ZA对比,ZA”完败”
“完败了”我真没见过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11:47
终结了!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2:13
和a7r2缺一不可……这应该是在黑吧?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5:03
感动颜色好一些,但是边角那个树的细节一坨屎。。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6:06
谁跟你说的机内五轴防抖。。。明明机身只有三轴还是阉割的。。。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8:19
翔尼说的,接不带OSS的镜头机内五轴,接带OSS的镜头机内三轴镜头两轴,求大师出科学评测打翔尼狗脸。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7:13
“我们之前测过索尼的多只FE镜头,然后我们决定在A7RII上转接佳能镜头(适马EF口的24-105mm F4 Art)作为替代方案(小编:除了FE70-200mm F4基本都被黑出x了)。转接镜头(相比使用原生镜头)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但是我选择忍了,因为同价位的佳能镜头的画质超过索尼同级别产品不少。”
“佳能的EF24-70mm F2.8 II是市面上最好的标准变焦镜头之一,绝对是标杆级别的优秀产品。但是,在边角画质上,索尼不如佳能。”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8:35
并不能清楚的get到原文想表达的意思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7:31
ef fe 傻傻分不清楚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10:49
这fe把屁股一节锯了那就是A口了啊,这微单还有什么微可言….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11:55
中文翻译的不好 无反比较科学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9:14
微单是索尼提出的中文注册商标。
虽然从apsc开始镜头就没有微下去。
2016 年 03 月 13 日 at 下午 6:14
应该是受当时微XX起名大潮,微信微博微电影。。。。微单
2016 年 03 月 13 日 at 下午 7:41
😄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1:13
呵呵,看清楚镜头结构图,锯了那一节三个头都起码少了一组镜片,你咋不说把前镜组锯掉?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2:52
说得出这话肯定没看到2470GM的激光切割,720GM倒有可能,连增距镜都向菊花后入一节[嘻嘻]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16
可能性也很低咯,720切掉就算能保留镜组,也要贴上反光板/半透膜鸟。啥,你问无反哪来反光板/半透膜?A口难道不是给单反/单电的嘛。[哈哈]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37
[阴险]切掉明显贴不了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42
那要看切多少咯,我看来切成A口那样明显伤到后镜组凸出来成痔疮鸟。[哈哈]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48
[失望]没什么卵用,再不出A口的旗舰就打算出了手上的A口换GM了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7:52
转接环是个瓶颈,索尼不要因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