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器材達人Tony Northup做了FE24-70mm F2.8 GM的測評,似乎是現階段為數不多的評測,讓我們直奔主題。
操作性
這支鏡頭手感非常好,感覺比佳能和尼康同級別產品更好。整體做工相當紮實,很壓手。(電子)對焦環和變焦環的阻尼也恰到好處。
這並不是一支小巧的鏡頭,裝在A7RII上感覺比5DSR配上佳能自己的同規格鏡頭體積更大。如果你選擇無反系統是為了小巧便攜,那你不會喜歡他。
然而如果你是衝著(索尼)無反系統的傳感器防抖、4K內錄、電子取景器去的,而且不在乎體積和重量的話,你會喜歡這個鏡頭。
不過,這支鏡頭缺少防抖系統(不過佳能現任24-70 F2.8也沒有),這一點在某些時候會帶來不便。當然,如果你的機器是A7II、A7RII、A7SII的話,那這都不是問題,這仨兒都有機內防抖。
對焦
24-70GM在A7RII和A6300上對焦快速而準確。這兩個機身的對焦系統相當強勁(相比之前的產品),對於別的機身,我不推薦這隻鏡頭。
你當然能夠在A6000、A7SII或者A7II上使用這隻鏡頭(鑒於其優秀的素質,你可以得到相當高質量的照片)。但是,更大的F2.8光圈意味着更淺的景深,這時候對焦的精度更顯重要。尤其是拍活動的時候,你需要快速而準確的對焦。
所以,我只推薦A7RII搭配這隻鏡頭。
銳度
這是一支銳利的變焦鏡頭,能夠和佳能尼康同規格的高端鏡頭媲美。這是第一支讓我想去主動使用的鏡頭。
我們之前測(hei)過索尼的多隻FE變焦鏡頭(基本都很爛),最終我們決定在A7RII上轉接佳能鏡頭(適馬EF口的24-105mm F4 Art)作為替代方案(小編:除了FE70-200mm F4基本都被黑出x了)。轉接鏡頭(相比使用原生鏡頭)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但是我選擇忍了,因為同價位的佳能鏡頭的畫質超過索尼同級別產品不少。
我終於可以用原生鏡頭得到出色的照片了,可算是盼來了。
這是佳能EF24-70mm F2.8 II(5DSR機身)和FE24-70mm F2.8GM(A7RII機身)在Lightroom中的對比截圖。佳能的進光量大約比索尼大了2/10檔(小編:不知道考慮了ISO虛標程度的問題沒有),這讓佳能的樣張看起來更“臟”一點。於是在同等條件下,佳能可以用更低一些的ISO。不過,所有的第二世代A7相機都配備機內防抖系統,所以在相同條件下,你可以在手持拍攝中用更慢的快門速度。在實際拍攝中,索尼的這一套組合更容易得到銳利清晰的圖像。
如果你是數毛黨,這兩張樣片的質量大致相當,這說明了很多事情。佳能的EF24-70mm F2.8 II是市面上最好的標準變焦鏡頭之一,絕對是標杆級別的優秀產品。但是,在邊角畫質上,索尼不如佳能。
這只是其中一組樣張對比,我做了大量的不同場景、不同參數的對比測試,我們將會在之後的視頻中一起放出來。
有一點需要說明,我們沒有配備跑分設備的實驗室(DxO躺槍),我們儘可能地減少了環境因素、對焦精度、機震帶來的影響,但是不可控因素還是太多(物體的移動、光照條件、大氣等),這都會影響最終成像。
所以,誰更銳還是得看DxO的最終跑分。作為一隻專業鏡頭而言,這隻鏡頭是絕對合格的。
又一組Lightroom樣張對比,這次是和FE24-70 F4。相比FE24-70 F4ZA,FE24-70mm F2.8 GM要銳利得多,無論是在F2.8全開還是收到F4,更何況後者帶來了差不多兩倍的進光量,因此你可以用更低的ISO拍攝,進一步拉開畫質差距。FE24-70 F4這隻鏡頭,我無言以對,我從沒喜歡過它。FE24-70mm F2.8 GM鏡頭完敗FE24-70 F4鏡頭。
如果你現在手裡面是FE24-70 F4並且不滿意其成像質量,GM鏡頭不會讓你失望。
我沒有發現有什麼色散或者暗角。當然,DxO會的,但這不是大問題。
G-Master鏡頭大約在F4的時候達到最佳畫質,當然F2.8的時候表現也不賴。
實拍體驗
這隻鏡頭和A7RII是絕佳的搭配。我個人希望有更廣的變焦範圍(小編:算是知道為啥你一直用適馬的24-105了),但是這隻鏡頭的銳度很不錯,搭配A7RII的高像素,用70mm端拍攝之後,裁剪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GM24-70的70端不夠長,但是夠銳,後期裁切的自由度很大。

24-70這個焦段非常適合新聞攝影,因為這些攝影師的工作環境複雜多變,適當的廣角端和長焦端都是必要的。

這是24mm端近距離拍攝的,廣角的透視為整張照片增添了幾分趣味。
總結
索尼A7RII是我最喜歡的機身,但是我一般都用尼康或者佳能機身(小編:人家佳能尼康索尼三修)。純粹是因為索尼的變焦鏡頭比較爛,這會大大影響照片的質量(轉接雖然可行,但是對焦不那麼靠譜,幹活的話這是不可接受的)。
這個鏡頭讓A7RII重獲新生。我相信任何一個用數碼單反的專業攝影師在使用了搭配FE24-70 F2.8 GM鏡頭的A7RII之後都會想要換門,以下是原因:
·成像質量:專業水準,和佳能尼康同規格高端鏡頭半斤八兩。
·自動對焦:在弱光條件下也可以和數碼單反媲美。
·4K視頻錄製:支持全畫幅和Super 35兩種模式
·A7RII的傳感器防抖系統意味着手持拍攝可以降低快門速度。佳能的沒有防抖系統,而尼康的24-70mm F2.8 VR在畫質上略遜一籌。
·翻轉屏無論是低機位還是高機位都是很有用的
如你所見,大部分的加分項都是來自於ARII機身而非鏡頭,那我為啥要在評測裡面提這個事情?因為G-Master 24-70mm F2.8和A7RII是相輔相成的,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都不行。
Via northrup.photo
出處鏈接:相機入魔 http://xjrumo.com/2016/03/08/sony-24-70mm-f2-8-gm-tony-northup-review/?variant=zh-hant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4:41
Tony Northrup為索尼唱讚歌?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4:48
他哪家都黑哪家都捧吧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8:39
各路youtube網評人都被騷尼請去邁阿密的陽光沙灘酒店happy了,各種吃人嘴軟,通過機身散熱的問題都被掩蓋了。可怕的果凍世上最大。寬容度實際只有11檔。呵呵 好有特色的一款忽悠機。
2016 年 03 月 13 日 at 上午 4:50
然而APS-C神機NX1和M43最強視頻機GH4連11檔的寬容度都沒有…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6:31
個人經驗 原廠環轉A口適馬是最划算 問題最少的選擇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6:35
而且是四代環最保險吧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53
適馬環+適馬EF鏡頭最靠譜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35
話說這適馬環有點興趣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7:41
怒贊吐槽。LOL
話說Tony真和Dxo杠上了?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8:11
等他能開發出圖像處理軟件再說吧~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8:27
看了總結,好像沒有提到無反相對於單反的最根本的優勢。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1:21
可能樓主覺得鏡頭太大了就沒提哈哈哈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04
比較想知道GM與ZA比反差度高不高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26
從佳能EF24-70mm F2.8 II(5DSR機身)和FE24-70mm F2.8GM(A7RII機身)照片對比來看,還是canon組合比sony組合的為佳,不知道是不是機身像素差距的原因。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9:27
但是顏色顯然不如佳能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0:23
玄學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1:22
佳能屏幕的顏色是殺手鐧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9:01
5DSR那殘廢CMOS只有2700萬色,A7RII達到6700萬色,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11:45
所以垃圾佳能顯得“乾淨”呀,我歷來都是這樣解釋的。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0:01
無反有對焦準確的加持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上午 10:38
價格感人,瞬間打消了我上A7全畫幅的念頭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12:02
對於FE24-70 F4 這隻鏡頭,我們無言以對,我們從來沒喜歡過它。
FE24-70mm F2.8 GM鏡頭完敗了FE24-70 F4光圈鏡頭。[黑線]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37
你是不懂中文語法還是很喜歡24-70f4哪只爛頭[偷笑]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1:11
[鄙視]我覺得我的中文老師白教我了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2:27
完敗這詞兩種用法的 [偷笑]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2:50
基本就是
1.GM”完敗”ZA,
2.GM和ZA對比,ZA”完敗”
“完敗了”我真沒見過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11:47
終結了!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2:13
和a7r2缺一不可……這應該是在黑吧?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5:03
感動顏色好一些,但是邊角那個樹的細節一坨屎。。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6:06
誰跟你說的機內五軸防抖。。。明明機身只有三軸還是閹割的。。。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8:19
翔尼說的,接不帶OSS的鏡頭機內五軸,接帶OSS的鏡頭機內三軸鏡頭兩軸,求大師出科學評測打翔尼狗臉。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7:13
“我們之前測過索尼的多隻FE鏡頭,然後我們決定在A7RII上轉接佳能鏡頭(適馬EF口的24-105mm F4 Art)作為替代方案(小編:除了FE70-200mm F4基本都被黑出x了)。轉接鏡頭(相比使用原生鏡頭)會帶來一系列問題,但是我選擇忍了,因為同價位的佳能鏡頭的畫質超過索尼同級別產品不少。”
“佳能的EF24-70mm F2.8 II是市面上最好的標準變焦鏡頭之一,絕對是標杆級別的優秀產品。但是,在邊角畫質上,索尼不如佳能。”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8:35
並不能清楚的get到原文想表達的意思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7:31
ef fe 傻傻分不清楚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10:49
這fe把屁股一節鋸了那就是A口了啊,這微單還有什麼微可言….
2016 年 03 月 08 日 at 下午 11:55
中文翻譯的不好 無反比較科學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9:14
微單是索尼提出的中文註冊商標。
雖然從apsc開始鏡頭就沒有微下去。
2016 年 03 月 13 日 at 下午 6:14
應該是受當時微XX起名大潮,微信微博微電影。。。。微單
2016 年 03 月 13 日 at 下午 7:41
😄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上午 11:13
呵呵,看清楚鏡頭結構圖,鋸了那一節三個頭都起碼少了一組鏡片,你咋不說把前鏡組鋸掉?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2:52
說得出這話肯定沒看到2470GM的激光切割,720GM倒有可能,連增距鏡都向菊花後入一節[嘻嘻]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16
可能性也很低咯,720切掉就算能保留鏡組,也要貼上反光板/半透膜鳥。啥,你問無反哪來反光板/半透膜?A口難道不是給單反/單電的嘛。[哈哈]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37
[陰險]切掉明顯貼不了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42
那要看切多少咯,我看來切成A口那樣明顯傷到後鏡組凸出來成痔瘡鳥。[哈哈]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3:48
[失望]沒什麼卵用,再不出A口的旗艦就打算出了手上的A口換GM了
2016 年 03 月 09 日 at 下午 7:52
轉接環是個瓶頸,索尼不要因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