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的最新黑科技產品,大底大變焦口袋卡片!
編輯老濕們喜歡的:
·寬廣的變焦範圍
·色彩和細節都不錯的直出Jpeg
·出色的動態範圍
·拍攝的視頻素材高光細節保留多
·眼控對焦讓人像拍攝的對焦變得無腦
·同級領先的追焦性能
·24fps連拍
·非常棒的取景器
·考慮到所具備的各種功能,體積可謂是喪心病狂的小
·USB充電非常實用
編輯老濕們不喜歡的:
·複雜的用戶界面
·某種程度上有些讓人費解的對焦系統
·對焦系統受制於鏡頭光圈,暗光表現不佳
·優化欠佳的觸摸屏
·沒有內置N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視頻的錄製
·包裝盒內沒有包括外置充電器
總體結論 —— 一台傑出的旅遊相機
RX100 VI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能說是正統的RX100系列:為其配備了變焦範圍更大的鏡頭,犧牲了一定的 暗光拍攝性能。這讓它能夠更好的勝任全能型家用/旅遊相機的工作,而非局限於發燒友的口袋相機。
RX100 VI的交互菜單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我們認為種級別的相機應該再操作上儘可能的為用戶考慮,而不是“交給哥,哥沒問題,給點提示(最低限度的參數調整)就OK了”。

RX100 VI讓你可以更加自由地構圖。 (左) 等效40mm (右)等效200mm
自動對焦性能強得讓人有些懷疑人生,恩,又是同級標杆(甚至可以挑戰部分最近才推出的DSLR);視頻性能也非常出色,新鏡頭在整個變焦範圍內都有出色的畫質。這台新機單從參數來講的話,不會輸給同級任何相機,而且呢,實際表現也讓人吃驚,以上的這些讓它成為了一台傑出的旅遊相機。
不過呢,RX100 VI比較貴,有多貴呢,中端單反/無反級別的貴。而且,雖然紙面數據完全不屬於同價位的這些可換鏡頭相機,但是你得承認,RX100 VI的畫質比不上確實要差一些。
將變焦範圍這麼巨大的鏡頭塞到這麼小的機身裡面肯定是有代價的,相比RX100 V,RX100 VI大概損失了1/3至2/3的進光量,這意味着噪點的提升,在暗光下尤其明顯。
相比競品,RX100 VI更傾向於拍到,畫質被放在了第二位,也就是說,對比競品,它的畫質並不佔優,甚至還有劣勢。買這台相機之前可得想清楚了,你願不願意犧牲一定的畫質來換變焦範圍和較為緊湊的機身。
DPReview編輯老濕們的看法:
Carey Rose:
如果想要一台走天下的機器,RX100 VI是不錯的選擇。事實上,市面上具備大變焦、小體積的機型並不多,更何況,索尼的這台新機還有喪心病狂的對焦和連拍速度。
Richard Butler:
我個人呢,比較喜歡更短更明亮的鏡頭(過去的RX100機型),但是呢,索尼這次推出的第六代實在是太喪心病狂了,再怎麼口嫌體正直也不得不叫一聲索尼大法好。更長的焦距讓你能夠接觸更多的拍攝題材,讓這台新黑卡更為全能,除此之外,它的對焦系統也不是吃白飯的,能夠很好的完成它的工作。不過交互還是有提升空間,不太明白一台功能如此之多的相機快捷菜單功能怎麼這麼少。
結論:非常全能的相機,不僅焦距覆蓋廣,而且對焦性能還很出色。為了控制體積,索尼犧牲了最大光圈,在某些情況下降低了畫質。較高的售價也嚇退了一部分需求不那麼明確的潛在用戶。
適合:想要兼顧對焦、視頻、小體積的用戶
不適合:畫質黨
Via DPReview
出處鏈接:相機入魔 http://xjrumo.com/2018/07/13/saoni-heika-rx100-make-vi/?variant=zh-hant
2018 年 07 月 13 日 at 下午 11:04
除了貴,還真找不到短板,我都想出3入6了,但畢竟就是一台副機的定位,若能賣6000多的價格那錢包會舒適好多。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上午 12:24
這個年代還掏出個相機拍照,肯定會被周圍人投來異樣的目光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上午 1:59
那你來“相機”入魔幹什麼?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上午 8:07
估計是來嘲笑奇葩攝友的吧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上午 9:28
來推銷華為P20的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下午 1:37
上次跟幾個多年沒見的朋友聚會,我從包里拿出sony微單要拍合照,他們確實很詫異的問我怎麼還帶相機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下午 5:52
人傻錢多,這能買十幾個鍵盤了!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上午 6:49
小底垃圾!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下午 7:44
能把這麼大變焦範圍放進這麼小的機身,索尼的黑科技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2018 年 07 月 14 日 at 下午 7:55
有AI智能拍照嗎?
2018 年 07 月 18 日 at 上午 1:28
這是鬍子哥的結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