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PetaPixel的文章,作者是DECI GALLEN,一起來看看,增長一下人生經驗!
我們用尼康相機拍攝了許許多多的婚禮,最終決定把D750幹掉換成索尼的A7III。下面來說說為什麼要這麼做。
尼康系統已經陪伴了我們多年,第一台尼康相機是D700,之後的時光里,我們擁有從彪悍的D3S & D4到相對低端的D610 & D800。最近幾年,我們主要用的是D750,一台小巧輕便(單反的標準)、性能出色的數碼單反,能夠拍攝出好照片。我們都覺得,如果尼康推出的D750的升級型號,我們一定會把D750換成那台新機。
在首次上手索尼A7III之前,我已經聽過A7III各種各樣的負面,比如:糾結的人機工學,無言以對散亂排布的菜單。事實上,我們有幾台富士的無反相機(X100,X-T2),我雖然很喜歡富士的機器,但是還是覺得在“幹活/掙錢”的能力上,無反還不能和單反媲美。作為使用尼康長達10年的老用戶,我總是優先考慮尼康這邊的產品,而且呢,我仍就很喜歡D750。因此,這個對比從最開始對索尼而言就不是公平的。
過去,我們曾有兩次認真考慮過換門一事,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考慮,我們並沒有這麼做。但這次……emmmmmm……我們在婚禮季更換了整個相機系統。
A7III的人機工學如何?
首次上手的時候,A7III的機身握感有些驚到我了,作為一個一米八的壯漢,索尼並沒有讓我感覺到很難握。事實上,握感比較接近D750,而且預想中小指“懸空”的情況沒有出現。上手兩分鐘之後,機身上各個按鍵的位置我心裏面就基本有數了(很多的操作其實比較接近D750,這大大降低了學習成本)。
所以……雖然索尼的人體工學有爭議,但是對我而言還不錯,可以和D750相提並論(甚至更好)。別忘了,D750剛推出那會兒,一樣有批評其人機工學的聲音,但是我們都很喜歡D750……順帶一提,A7III有AF-ON和AEL按鈕,而D750隻有一個AEL,而且位置不如A7III的好,相對比較遠一點。
A7III的菜單系統
有關索尼的菜單……網上批評的聲音非常多,給人感覺索尼的菜單好似迷宮!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額,剛上手的時候,索尼的彩蛋確實挺嚇人的……數來數去,差不多有140頁的菜單,而且菜單某些項的命名比較迷。這個菜單很可能是那種可以概念化量子力學但是不會做爆米花的的人設計的。話雖如此,我還是慢慢習慣了這個菜單。如果菜單能夠使用觸摸功能就好了,這樣可以大大提升效率!A7III也有觸屏,但在菜單這邊,觸摸功能被禁用了。現在是個人都會用觸摸屏,這個設計就有點蠢……
和尼康一樣,你可以將常用的選項放在快捷菜單裡面,之後就基本不用進主菜單。
A7III的自定義設置
A7III的自定義很強大,基本上機身所有按鍵都可以自己規劃功能,為毛別家就不能這麼做呢。
在拍攝了幾場婚禮之後,基本就很熟悉這台機器了,所有的常用功能都可以通過自己設置的快捷鍵快速調出。
A7III的對焦能力
很多人都在問我索尼的對焦性能,我這麼說吧:對焦能力非常出色。巧合的是,在我換了這台機器之後,愛爾蘭的天氣一直很好(索尼大法好!2333333),但是我還是在很多比較作死的情況下使用它,對焦系統表現非常好,超過D750。
A7III的眼控對焦靠譜嗎?
筆者一直認為眼控對焦只是噱頭而已……然而好像並非如此,在人物特寫中,它的存在讓你可以專註於構圖。新娘從你面前走過的時候,你可以鎖定它的眼睛,基本不會錯過任何瞬間。
改進的空間還是有的,面對人群的時候,系統可能會蒙圈,在人臉和人臉之間猶豫不決。要是可以在人臉之間選擇/根據距離確定跟蹤的人臉就啊好了。
這台相機也有人臉識別系統。你需要做的就是在婚禮開始之前提前登記新娘/新浪的人臉,於是乎,在之後的婚禮中,相機就可以優先識別他/她的人臉。最多可以登記6個人臉,而且還能單獨設置優先級。這個功能應該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現在並沒有很完善。可以期待未來索尼進一步完善這個技術,而且在未來的固件更新中,這個功能可能得到加強。
從畫面一遍到另外一邊的追焦性能很好,讓人衝著相機連跑帶跳,拍下來90-95%的鏡頭都是可用的。拍小孩的成功率也比較喜人,特別是配合眼控對焦的時候。在這方面,D750完全打不過A7III。
A7III畫面極限邊緣的對焦能力很強。D750最大的槽點就是自動對焦點覆蓋面積,用過D4之後更加覺得小,同樣的51點,D4覆蓋面積就大了不少(不過還是比不上索尼)。
A7III的暗光對焦能力如何?

背光、暗光對焦對A7III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
在暗光下,A7III的對焦和高感性能和D750相當甚至更好。要ISO6400的時候,也沒什麼拉風箱的情況,比我自己的富士(和很多的單反)要好多了。眼控對焦也能工作,而且還算準確。在後期的時候,我發現A7III的高感照片在色深上比D750要好。

作為一個愛爾蘭婚禮攝影師,你得習慣在昏暗的酒館裡面拍攝
尼康在同等情況下的失焦要多於索尼(考慮到D750的年齡,這是很可以了)。高感的低噪點,在加上機內防抖,確實在很多時候幫到過我。
A7III的實時取景
別聽那些老法師別用實時取景的言論,用實時取景並不代表你是菜鳥。你手中相機上面的任何功能都值得嘗試,說不定對你的攝影技巧有所幫助呢!D750的實時取景讓我又愛又恨,愛的是曝光模擬和翻轉屏,恨的是基本不存在的對焦和快門釋放後巨長巨長的黑屏。

不像D750,索尼的實時取景對焦精度極高
EVF和屏幕取景對焦性能相同真的是一件好事情,筆者很喜歡從各種角度進行拍攝。在D750上,你要和對焦系統打架,而在索尼這邊,實時取景簡直就是享受,而且你還可以通過觸摸屏選擇對焦點。

強大的實時取景對焦讓你可以自由地創作,而且保持低調
優秀的實時取景性能也有幫到婚禮拍攝,可以拍到之前單反難以拍到的角度。再加上靜音快門,可以讓我更好地融入背景。
Raw文件對比
說到後期,我大概花了30分鐘把我的尼康預設調整為適用於索尼Raw的程度。索尼的Raw和尼康Raw差的並不遠,可能是因為索尼生產了很多尼康傳感器的緣故吧(D750/D810/D850等等)。如果你經歷過從D700/D3S轉到D750/D850的痛苦,那調整索尼的Raw根本就不算啥。
A7III的婚拍鏡頭該怎麼選
我大部分的片子都是35mm或者85mm拍攝的。我運氣還不錯,從朋友那裡收到一支成色非常好的蔡司Batis 85mm F1.8,我非常喜歡這支鏡頭。Batis形狀比較特別,我們的新娘一般稱之為“鍾型鏡頭”。

蔡司牌“鍾”
我的夫人用的是索尼自己的FE85 F1.8,那支頭非常好,幾乎和蔡司不相上下。考慮到預算,我們選擇的適馬的35mm Art,這支鏡頭比索尼原廠的35mm F1.4便宜得多而且銳得喪心病狂。蔡司Batis 25mm(小小鍾?)也很棒,但是作為一支F2鏡頭有些貴了。但是呢,它的小巧、高速AF和銳度讓它值回票價,但是我認為適馬的24mm F1.4是強力的競爭對手。FE55 F1.8實在是太贊了!又銳又輕巧,真希望有一支類似體積的35mm F1.8。

適馬35Art,性價比極高的高素質鏡頭
原生FE口鏡頭的優勢之一就是不需要進行對焦微調(混合對焦的優勢所在)。而之前用D750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去為每個機身單獨調整每個鏡頭。有些鏡頭焦點向前偏移,有的鏡頭焦點向後偏移。這是一個繁瑣的過程,前後需要花費很多個小時。使用A7III的話,任何一支原生定焦鏡頭買來就是對焦精準的。
不過呢,需要承認一個事實,索尼的原生鏡頭在數量上還不能和佳能/尼康的媲美,而且某些索尼鏡頭貴得莫名其妙(不是全部)。轉接是一種方案,我們保留了我們的尼康手動老鏡頭。適馬已經宣布全線Art鏡頭都將提供FE卡口版本,為用戶提供了原廠鏡頭之外的另外一種選擇。

尼康45移軸拍的,峰值對焦讓手動鏡頭的對焦不再是個難題
A7III的做工和尼康比如何?
D750推出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那台機身對比別的尼康FX機身就像玩具(機身給人感覺比較廉價且不耐用)。而在索尼這邊,同樣有用戶吐槽A7III,其中包括一些D750的用戶。現在來探討A7III的工藝質量似乎有些太早了,但是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我們不指望它有着老D4的水準(我們很確信它能夠在核爆中苟下來),但是A7III的機身出乎意料的堅固。不過呢,隨着時間的流逝,鎂合金機身表面的黑色塗料大概會脫落吧。
無論A7III是否像D750那樣耐用,但是我們手中全部四台D750都被尼康召回過。
A7III的緩存和高速連拍
索尼這邊的緩存令人印象深刻,超過尼康不少,在實際使用中,我幾乎沒用完過緩存。而尼康D750的緩存經常炸,很多時候我只能看着美好的瞬間在我眼前發生而做不了任何事情。
如果需要的話,A7III不僅可以做到10fps的連拍速度(有損Raw),而且還能夠完全無聲,簡直是喪心病狂!驅動速度有四檔:Lo,Med,Hi,Hi,大部分時候Med和Hi就足夠使用了。
靜音快門表現如何?
在過去的5年時間裡,佳能和尼康都有推出帶安靜模式的單反相機。至少在尼康這邊,安靜模式簡直辣雞,並沒有安靜到哪裡去,只是把反光板&快門的運作時間拉長而已(譯者:確實是這樣,基本沒啥用,朋友手中的佳能全畫幅表現要好得多!),只會讓攝影師引來更多的注意力。無反這邊,靜音就是靜音。沒有聲音!靜音拍攝讓我在婚禮上可以更加自由地進行創作。
不過,靜音快門也有它自身的問題,在室內,可能畫面可能會因為人造光源而出現條紋。在這種時候,相機會有提示,可以選擇降低快門速度或者轉而使用機械快門。更貴的A9在對付人造光源方面表現好得多(堆棧式全畫幅傳感器帶來的黑科技電子快門),拍攝的圖片問題應該要少得多。
還有一條建議就是,拍攝運動主體的時候,別用電子快門,不然畫面會有很奇怪的形變。不過對於大部分的婚禮攝影師來說,這應該不是大問題。
電子取景器(EVF)
實時曝光模擬的好處就是無需回放檢查曝光,你的照片什麼樣子你心裏面是有數的。拍攝照片的時候,取景器有些許的延遲,但是無傷大雅。安靜模式下按下快門,延遲更小一點,更接近單反的取景體驗。
這裡又要黑一波尼康:D750沒有峰值對焦。因此,手動尼康頭反倒是在索尼機身上的表現更好一點……網上提到的延遲問題我並沒有遇到……電子取景器的強光之下回放照片時幫助頗大,不用再痛苦地使用LCD了。

峰值對焦讓手動對焦更容易,比如尼康的移軸鏡頭
在這裡要順便吹一下富士:富士的EVF分屏在手動對焦的時候簡直好用到哭,希望索尼能夠早日加入類似的功能。
A7III的電池續航如何?
在使用D750拍攝婚禮的時候,很少需要用到備用的第二塊電池。以我們的拍攝風格,A7III需要兩塊電池來支撐過12小時以上的婚禮拍攝,所以,備用電池是一定要買的。不過,索尼的電量管理技術簡直是喪心病狂,畢竟整個使用過程中,EVF和LCD都在持續地消耗電量;同等情況下(持續使用LCD實時取景),D750掉電非常快。
A7III也支持USB & USB-C充電,總的來說還是很方便的,沒有帶充電器,又或者追求極致輕便,就可以用這個方式給相機補充電量。我們的Anker充電器可以一次充4台A7III機身和一個Macbook。
A7III的問題是什麼?
那些對D750機身不滿意的用戶應該也會吐槽A7III的機身吧……搭配重型變焦鏡頭的時候,非常的不平衡,不過可以通過裝電池手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個問題。還有就是翻轉屏的問題,真的不太好翻出來,缺少受力點。如果可以的話,希望索尼在機身正面加上兩個自定義按鍵,就像D750那樣。
出於成本的考慮,A9身上的驅動模式轉盤、對焦模式撥桿被取消掉了。D750應該會很懷念那種快速切換驅動模式的感覺。

A9左肩上面的驅動模式轉盤在A7III上被閹割掉了
自動ISO也有問題,沒辦法快捷開啟/關閉,而且開啟自動ISO的方式是調到最低ISO之後再往前調,這個蛋疼的實際有時候會帶來麻煩。自動ISO下最低的快門速度也不能以1/3步長調整:1/250之前是1/125,中間啥都沒有。希望索尼能夠通過後續的固件更新來改進這些問題吧。
視頻錄製鍵和AF-ON非常近,有時候會搞錯。對於攝像師來說,那個錄製鍵的位置很好,但是作為一個婚禮攝影師,我經常因為誤觸拍到一些不必要的視頻片段。不過,可以進菜單吧這個按鍵禁掉(僅在錄像模式中有作用),但是呢,要是能夠作為一個自定義按鍵就好了。

Hahnel ProCube2充電器(索尼版)
索尼你包裝盒裡面沒有座充,某些用戶因此很生氣,甚至發表了一些非常暴力的言論。原廠座充售價約88刀,而我自己用的Hahnel的ProCube2,售價和原廠的相仿,但是一次可以充倆。這貨的外觀還不錯,在購買座充之前都值得考慮考慮。
索尼的Raw在後期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用Photomechanic這個軟件看照片的時候,Raw文件裡面包含的Jpeg預覽比較小,只有1616 × 1080px,這讓焦點的檢查變得困難。尼康的Raw就包含全尺寸的Jpeg預覽。雖然有辦法改善這個問題(拍Raw+Jpeg或轉換為DNG文件)。
好消息是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固件升級來解決,壞消息是索尼的固件更新很少涉及到這方面。
應該等等尼康無反還是現在就換門到索尼?
emmmmm……筆者認為不應該等,不過尼康在這之後發布無反機身確實是個好消息。
我完全相信尼康的無反機身會非常出色,但是售價一定不會便宜。而A7III的定價相對激進,我不認為尼康的定價會像A7III這樣低。尼康無反的售價(最近的入魔)大概會在2500-3000英鎊,這對於我來說有些高,而且這個定價會把它們推到強大的A9面前。對於一個雙人攝影師團隊來說(作者和他的太太都是攝影師,一起工作),我們的相機系統一般都包括4台機身,因此500英鎊的差價最後會疊加成2000英鎊。
而且呢,尼康這邊是一個全新的卡口,我相信在發布之初不會有很多的鏡頭,需要經常用到轉接……轉接對於我這種婚禮攝影師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讓相機變得更笨重,而且一般來說對焦表現不如原生鏡頭。
還有……過去的這些年,尼康推出各種新品,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D600,D800,D750都遇到過大大小小的問題。而且呢,全畫幅無反這邊,尼康只是個新人,而索尼已經是混了好幾年的老油條了。
如果尼康推出了和索尼A7III售價相仿且完美無缺的2400萬級全畫幅,外加素質極佳的24/35/85定焦,我倒是不介意試試,但是現在來看,似乎不太可能。而且,尼康無反還沒正式推出,誰都不敢保證它的具體性能……眼部對焦會有嗎?電池續航究竟是好是弱?自定義功能大概是怎樣的水準?這些問題,在發布之前還找不到答案。
從D750換成A7III可還行?
A7III幾乎在每方面的表現都要優於D750,但是考慮到索尼比尼康晚上市4年,且售價更貴,這是理所當然的。該怎麼抉擇還是得看具體情況……
現在,一台幾乎全新的二手D750隻需要大概900英鎊,並且還有一堆不同年代的配件供你選擇。事實上,D750的拍照能力依舊是非常強的(這裡特指婚禮)。花費兩倍的錢去買個A7III回來真的有兩倍好嗎?
我個人的話,非常喜歡A7III的各種強大功能,索尼大大的這步棋真的是一顆賽艇!我的肩膀也比以往要更輕鬆一些我們兩個人所需要的拍攝器材現在一個包就可以裝完了。
結論
我個人覺得A7III是目前最適合拍攝婚禮的全畫幅數碼相機(至少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這樣)。
索尼把速度、準確性、強大的自定義功能做到了一個小小的機身裡面。它的傳感器很好,在畫質、動態範圍、分辨率和文件尺寸上做了很好的平衡(到目前為止我依舊覺得2400萬是最適合婚禮拍攝的像素數)
A7III是索尼的一小步,是專業級無反機型的一大步。有一些缺點,但是大多是軟件層面的問題,經過固件升級,A7III能夠成為一台水桶級的產品。
Via Petapixel
出處鏈接:相機入魔 http://xjrumo.com/2018/08/04/a-guide-to-switching-from-nikon-to-sony/?variant=zh-hant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上午 10:51
無論對哪家用戶,換門索尼都是最明智的選擇,選擇了索尼就是選擇了未來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上午 11:15
你這工作多錢一個月?求介紹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5:11
他這種性質是不是相當於個人版的中關村網(佳能吹)?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6:40
淋淋大濕一條生硬的公式就能釣到幾個“索酸無腦,且樂於展示自己的無腦”的蠢貨😂
2018 年 08 月 05 日 at 上午 2:04
M老師是一位過氣攝影師,手裡一台5D2拍下了無數次日出日落無數位大媽大爺,可由於自己悟性低腦子不靈光,拍的相片都不受人待見,惡評連連。更讓M老師氣不打一處來的是,身邊的人都漸漸發現佳能的畫質不堪重任,要麼換尼康,要麼換徠卡,新派的還都換了索尼微單!
這M老師就不明白了,你說換尼康嘛我不管,你這些個換微單的怎麼隨便一拍比我幾十年功夫還要好!?這不是妖術嗎!
這心理不平衡呀!這M老師氣呀!M老師想:我拍不過你們微單,還黑不起你們微單嗎?我要把你們玩微單黑下去!
一開始,M老師都在網上說微單這裡差,那裡差,可是被打臉呀!連連的打臉!相片擺出來M老師臉啪啪啪那個疼呀!
所以這M老師又動起了壞腦筋:他先是註冊了兩個賬號,一個叫月M,一個叫日M,接下來在網上一看到微單特別是索尼微單的貼,他就用月M先去留言“微單崛起!索尼第一!”接着馬上登錄日M賬號大罵自己“微單狗處處有,索狗大撒野呀”!
想着想着,M老師還是覺得不過癮,再註冊了一個叫日月M的賬號上來大罵日M和月M:“索狗咬人啦!索狗快來吃我拉的狗屎”!
2018 年 08 月 05 日 at 下午 11:06
一月兩千,會罵人就行,越是無產階級越是嘴臭。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12:31
你以為換個牌子的相機帶出門就不被人笑了?傻帽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6:38
一條生硬的公式就能釣到幾個“索酸無腦,且樂於展示自己的無腦”
2018 年 08 月 05 日 at 上午 12:14
找時間看下精神科吧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12:21
高潮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6:35
酸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12:28
什麼年代了,還玩相機,腦子壞掉了吧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3:09
不玩相機上這幹嘛?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4:09
就算上這裡你還是個玩相機的,連豬都笑玩相機的蠢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1:21
索尼成功幹掉尼康 下個就是佳能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3:01
sony相機只會死的更快。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3:37
索佳雙修,索尼主力。佳能副機。
還有一台泥坑當玩具。還有一個pen F旅遊+街拍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5:09
哈哈,D750那跟我一樣!終於在上個月入了A7R3了,非常棒,R2那種玩具感全無,索尼確實應該加上菜單觸摸屏,現在的機身僅僅支持觸摸屏用作對焦點移動和放大,這個我是拒絕的,拍着拍着對焦點就不見了,誤觸了,關閉之後等於沒有任何觸屏功能。本來也沒什麼,但拍完照片遞給妹子看的時候,妹子總是用手指以為可以翻閱,這是最尷尬的。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6:37
只有鍵盤攝和風光攝適合用觸屏對焦,這個我說過很多次了。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9:18
還有娘炮基佬。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9:04
一切輿論導向都是出於利益的驅使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9:18
是的,牛頓千辛萬苦告訴世人地球是圓的,別傻乎乎以為是平的,就是利益驅使,怕你摔死。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10:08
地圓說不是牛頓提出來的,文盲
2018 年 08 月 04 日 at 下午 10:21
重點是牛頓和那個暗黑大傻逼不同時間軸!
2018 年 08 月 05 日 at 下午 11:08
被燒死的科學家哭瞎了
2018 年 08 月 05 日 at 上午 8:15
看文章風格確定軟文無誤。
2018 年 08 月 06 日 at 下午 1:20
支那豬買得起索尼嗎?
2018 年 08 月 10 日 at 下午 4:41
這個作者把M3描述的完美無缺,甚至人機工學電池續航都能描述的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