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龍17-28mm是一支小巧緊湊的恆定f/2.8光圈鏡頭。鏡身由高檔塑料製成,鏡頭總重僅有420克,相當驚人。變焦範圍並不廣,長焦端僅有28mm,沒到大多數超廣角變焦的35mm。騰龍犧牲了一部分變焦範圍換來了緊湊的鏡身和恆定的f/2.8光圈。在整個變焦範圍內,鏡頭長度維持不變,鏡頭前組始終都在濾鏡螺紋內部。另外,濾鏡口徑是67mm,作為一支大光圈超廣角變焦鏡頭來說比較小。
索尼的16-35mm f/4 ZA是E卡口首個全畫幅超廣角變焦鏡頭,全金屬鏡身,72mm濾鏡,廣角端的時候鏡頭會伸長,內置光學防抖系統。雖然從規格來看,索尼這邊的光圈更小一些,但它的體積其實比騰龍稍大一些。在35mm端,索尼的總長度比騰龍稍短,但是直徑更大;廣角端索尼比騰龍長了約一厘米。索尼的重量為518g,儘管光圈小於騰龍,但它比後者重了23%。
樣張對比
所有的照片都是在三腳架上面拍攝的,故意將相機傾斜,使景物充滿畫面左上角和右上角。使用17mm,23mm,28mm分別拍攝,光圈數值從全開一直到f/8
下面是17mm的百分比放大對比:
相信大家也能夠從圖中看到,騰龍在整個對比中都表現出優於索尼的畫面銳度。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開光圈時,騰龍(@f/2.8)和索尼(@f/4)在畫面中心的銳度表現相當,在邊角處甚至還要優於索尼。將光圈收到f/4,騰龍進一步領先。在f/5.6和f/8,索尼的邊角追上來了,但是從來沒有達到和騰龍相當的程度,中心也是不如騰龍的。
在23mm,騰龍依舊呈現出優於索尼的性能表現,但兩者的差距不像17mm那麼明顯。騰龍在這個焦距的中心畫質稍稍領先索尼,邊角的情況也差不多。全開光圈的邊角,騰龍依舊比索尼好了不少。
在28mm,兩支鏡頭的差距更加小了。騰龍在f/4的時候還有少許的邊角畫質優勢,在f/5.6和f/8的時候,兩者表現大致相當。騰龍的中心畫質在測試的所有光圈參數在都稍微優於索尼。
下面是一些近攝畫質對比,只有17mm的,作者忘記拍攝28mm的對比,23mm的差距太小。
在17mm的近攝上,騰龍的分辨率依舊更好。
總結
因為光線不斷變化,所以就沒有對比兩支鏡頭的反差和顏色。但是很明顯,從分辨率的角度來說,騰龍能給你更多。這只是一個快速對比,之後小編會翻譯後續的騰龍17-28mm詳細測試。
Via Admiring Light
出處鏈接:相機入魔 http://xjrumo.com/2019/09/25/tamron-17-28mm-vs-sony-16-35mm/?variant=zh-hant
2019 年 09 月 26 日 at 上午 7:14
想不到索尼也有被別人碰瓷的一天。
2019 年 09 月 26 日 at 上午 8:09
不如玩貼牌了,幹嘛還自己生產。
2019 年 09 月 26 日 at 上午 9:21
我就樂這個高檔塑料
2019 年 09 月 26 日 at 上午 9:27
副廠就只能吹個銳度,偏偏鍵盤俠最喜歡比銳度
2019 年 09 月 26 日 at 上午 9:54
難道16 35 4還能談氛圍?
2019 年 09 月 26 日 at 下午 9:06
逆光比對比度,抗炫光呢?再比比對焦速度?再比比自動白平衡下的色彩?
2019 年 10 月 19 日 at 上午 1:02
17和16比 腦子被門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