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的首款APS-C無反,DPReview銀獎。
編輯們喜歡的:
·畫質優秀,動態範圍大
·視頻畫質好
·機身設計、按鍵布局合理
·自定義功能強大
·可在視頻/照片拍攝之間快速切換
·USB充電
·Wi-Fi傳輸簡單易用
·許多的功能都可通過“?”鍵快速了解
編輯們不喜歡的:
·AF-C追焦並不十分可靠,焦點會突然偏離主體
·自動對焦控制菜單設計欠佳,操作繁瑣
·現階段鏡頭還比較稀少,比較依賴F卡口的轉接
·電池續航一般
·使用EVF的同時屏幕不可作為觸控板調整對焦點
·無機身防抖,在某些時候會帶來一些局限性
尼康Z50把很多D7500級別才有的功能帶到了D5600這個價位,在同級來看還是相當有競爭力的。Z50的優點不少:機身的人機工學設計,設計比較合理的UI,視頻功能也比較強大,曝光參數獨立於照片拍攝,十分方便。
電池續航並不是非常理想,但是USB充電可以讓它一直續下去,問題不大。我們認為Z50對初學者並不那麼友好,和尼康(US)宣傳的並不十分相符,如果是發燒友的話問題倒是不大,分分鐘就可以上手。Z50主要的短板AF控制菜單和:菜單設計不太合理,操作繁瑣,反應也不快,比不少某些競品;實際對焦性能還可以,但比不上同級的標杆。我們在實際使用中需要經常性地調整AF設定,遠比使用其他競品的時候要頻繁。
我們最擔心的是鏡頭群,套頭和同步推出的小長焦很輕巧,十分方便、好用,但是對於專業一些的用戶而言局限性還是較大。現價段用戶只能從轉接F卡口鏡頭和買全畫幅Z卡口鏡頭之間做選擇。從尼康已經放出的鏡頭路線圖來看,APS-C這邊的情況不容樂觀。
對於這台相機的購買建議:如果現在的鏡頭能夠滿足你自己的需求,那這台相機可能是同級最值得購買的。但考慮到它的主要用戶群:攝影發燒友,那它身上的短板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AF,因此它只能拿到銀獎。
對比競品
佳能EOS M6 II:和尼康Z50非常相似:人機工學設計合理,UI界面設計較為合理。但AF菜單這邊明顯是佳能做得更好,不過兩者的實際性能沒太大的區別。尼康的視頻要更強一些,但佳能的優勢是鏡頭群更為豐富(至少是現階段)。
富士X-T30:操控不如尼康,對焦可能也稍弱於尼康,兩者在AF菜單上都有問題(希望未來X-T30能夠通過固件更新改成X-Pro3那樣的設計)。X-T30的視頻更強,而且還有耳機口(轉接)和Log,富士這邊還有最強的APS-C無反鏡頭群。
索尼α6400:統計自動對焦最強,拍運動較多的話只能選這個。人機工學設計也是統計最差的,套頭我們也不太喜歡。在大多數情況下尼康的視頻拍攝更強一些。雖然尼康的體驗更好一些,但是索尼的E卡口鏡頭群選擇更加豐富。
奧林巴斯OM-D E-M5 III:更貴,但帶來了更好的機身密封性和驚人的機身防抖。
松下Lumix DC-G9:逐步降價到了Z50的價格段,規格亮眼,視頻拍攝性能極強(升級最新固件之後接近GH5),和奧林巴斯一樣的M43卡口,有着非常多的鏡頭選擇。主要的問題是體積偏大,這麼大一台相機只有M43底,“畫質體積比”比較詭異(對比尼康)。
總評:Z50是一台很好的相機,適用於大多數的拍攝題材。自動對焦沒有達到預期,但是總的來說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如果常用的鏡頭都有辦法搞定,那它值得考慮。
適合:旅行、記錄生活
不適合:需要高像素的風光攝影,體育運動題材
Via DPReview
出處鏈接:相機入魔 http://xjrumo.com/2019/12/29/nikon-z50-dpreview-review-conclusion/?variant=zh-hant
2019 年 12 月 29 日 at 下午 6:44
結論:還是a6400成熟
2019 年 12 月 29 日 at 下午 7:51
各有所長
2019 年 12 月 30 日 at 上午 9:25
畫質體積比”比較詭異 給我看樂了
2020 年 01 月 02 日 at 下午 3:42
鎖G急得要哭了
2020 年 01 月 02 日 at 下午 3:42
E卡口切掉全幅cmos四個角,哈哈哈
2019 年 12 月 30 日 at 下午 2:14
尼康Z50把很多D7500級別才有的功能帶到了D5600這個價位……
Z50明明比7500還貴一截,別睜眼說瞎話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