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的索尼α9 II的評測。
編輯們喜歡的:
·2400萬堆棧式傳感器,控噪性能極強
·極強的對焦系統,足以應對當下任何題材
·20fps(電子快門)持續取景連拍,10fps機械快門連拍(改進了機械快門組件)
·機械快門壽命可達50萬次
·直出畫質表現較好
·人機工學有改進,按鍵、波輪的手感都更加好
·4K視頻畫質較好
·優秀的電池續航
·雙UHS-II SD卡槽
·強大的自定義功能
·更快的Wi-Fi,更完善的FTP功能
·USB接口,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充電速度
·‘語音備忘錄’功能
編輯們不喜歡的:
·視頻拍攝上已然落後於時代
·機背LCD分辨率需要升級
·觸控交互體驗不佳
·UI設計不佳
·交互體驗上有些許的延遲
·視頻/照片拍攝的曝光參數並不相互獨立
·部分按鍵的位置反人類(C1,C2),用起來很難受
·沒有機內Raw處理
初代α9發佈於三年以前,徹底顛覆了無反相機在人們心目中的固有印象。那塊全畫幅傳感器讀取速度極其驚人,能夠實現在20fps下實現連續取景,拍攝的4K素材細節豐富,這樣的表現讓人過目難忘。
相比前代,二代並沒有大幅的的性能提升,所以在發布的時候並沒有搞出大新聞。從市場的層面上,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亮眼的參數才能吸引大眾的目光,帶動銷量;但拋開參數不談,α9 II是一台非常出色的相機。
α9 II的對焦系統能夠搞定任何題材,上手就可以拍,不需要更改任何的設定。這次機械快門可以到10fps了(相比前代的5fps),給予了攝影師更大的自由度,在某些情境下可以儘可能避免電子快門對畫質造成的影響。Jpeg直出可圈可點,無線傳輸比之前更快更穩定了,但大多數用戶應該不容易注意到,因此在器材圈並沒有掀起什麼大浪。
α9 II為超高速付出了一些代價,Raw文件動態範圍不如α7 III,分辨率不如α7R IV,而且售價高於後面這兩台機器。Log和HLG也沒有出現在α9 II身上,時代變了,現在,緊湊型的RX100系列都已經可以提供這些功能了。
如果遇到了正確的人,α9 II能夠發揮出超強的性能。視頻素材達不到頂尖水準,只能應付一些非專業的拍攝,做不到兼顧照片和視頻。不過在視頻對焦上,α9 II應該是業界最強,沒有之一。
總評:索尼α9 II有着當今最強的自動對焦。機身設計兼顧人機工學和緊湊,畫質優秀,電池續航長,視頻畫質不錯。我們希望LCD的分辨率能再高一點,不過,考慮到他的運動機定位,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速度才是第一要素,分辨率不是最重要的。對於運動攝影師而言,更加完善的α9 II的價值難以估量。
適合群體:追求自動對焦,拍攝各種活動、運動題材,兼職拍攝一些直出視頻素材
不適合群體:需要分辨率、動態範圍、專業視頻拍攝
Via DPReview
出處鏈接:相機入魔 http://xjrumo.com/2020/08/26/sony-%ce%b19-ii-dpreview-review-conclusion/?variant=zh-hant
2020 年 08 月 30 日 at 上午 3:10
依然是乏人問津的E卡口卡全幅邊的電子勒瑟